英国-伊朗战争

更新时间:2023-10-22 03:59

19世纪中叶英国侵略伊朗的战争。起因是英国干涉伊朗收复赫拉特。赫拉特在萨非王朝纳迪尔沙统治时期均隶属伊朗,后赫拉特统治者乘伊朗内争混乱之机谋求独立,得到英国支持。卡扎尔王朝时期伊朗国王企图恢复其统治,于1837年出兵包围赫拉特

老大帝国

自1810年代的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就彻底控制了世界各主要水域。远在著名的两强标准出台前,皇家海军就有充足底气去应对其他大国发起的舰队挑战。加上维也纳条约体系的贡献,让欧陆本土不再容易爆发大规模冲突,东方的殖民地势力就成为攻坚重点。无论是成功的两次锡克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是结局难堪的入侵阿富汗行动(阿富汗战争),都是这个年代的战略思维折射。

当时,唯有以欧亚双头鹰自居的俄罗斯帝国,有能力在东方阻挡盎格鲁全球体系建成。尽管有许多上层还沉浸在兵临巴黎的欧洲宪兵回忆之中,却也因遵守维也纳体系而老老实实地调整战略重心。于是,帝国的军队疯狂向南开进。先后攻入中亚斯坦、高加索山脉南麓,并与转入守势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大打出手。这份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最终将英法联军引到了克里米亚半岛。但俄罗斯军队的惨淡之余,也并非毫无建树。一直雄踞中亚西部的波斯,就逐渐同他们靠拢,大有向其取经的意味。

此时的波斯内部,正由著名的纳赛尔丁·沙统治。虽然只是其50年执政生涯的初始,却不得不处理许多棘手问题。恺加王朝本身是靠乱世起家的军阀势力,对国内的众多部族与宗教团体不具备绝对威权。纳赛尔丁的父亲却希望自己成为欧洲式的绝对君主,并通过权臣尼扎姆进行大范围改革。不仅发展近代化的军事和教育体系,还要重振落后的财政制度,以便将实权收回中央宫廷。但这些措施很快激怒了众多既得利益阶层,并理所当然的遭遇各种抵制。最终在1851年时,继位不久的纳赛尔丁被迫妥协,下令处死了尼扎姆。所有改革措施也就以不死不活的状态,继续被拖延下去。

为了能转移国内矛盾,年轻气盛的新君主期望发动对外战争。以经典的复兴大国地位口号,将更多资源集中在自己周围。因此,纳赛尔丁先后向波斯湾对岸的阿曼锡斯坦以东的阿富汗提出领土要求,向前者索要马斯喀特港,并要求后者让出地区大城赫拉特

基于历史原因,波斯人根本不愁从故纸堆中整理出相关依据。马斯喀特曾经是前朝萨法维王朝的藩属,赫拉特则更是让萨珊波斯君主为之战死的重镇(赫拉特之战)。但若要在以上两个地方闹出事端,就容易惹怒控制海洋的英国。后者已经稳固了位于印度东非的据点,并将波斯湾视为其东方帝国体系的防御外围。于是,波斯当局经过各种利弊权衡,选择派兵进攻最薄弱的阿富汗西部。

实际上,自恺加王朝立国以来,其面临的最大威胁始终来自北方。志在饮马印度洋的俄罗斯人,数次派军队南征,并给波斯宫廷施以许多不美好的回忆。但在纳赛尔丁当政后,这个充满狼子野心的北方强邻,已经成为其牵扯英国注意力的战略伙伴。为期三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让波斯人觉得是俄国在帮助自己。加上波斯自身也是陆权帝国,需要发展庞大的大陆军体系,自然就对属性类似的俄罗斯抱以好感。君主的中央军班底,不仅学习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也开始更多的接受俄国熏陶。这就让纳赛尔丁更不可能趁机反攻北方。

战争爆发

1856年10月25日,波斯军队成功进入赫拉特。除了充当精锐的少量西化新军,大部分主力是由皇帝出资雇佣的地方部落武装。他们虽然没有能力挑战阿曼海军,却完全有信心将分崩离析的阿富汗酋长制服。加上英国在1843年后就暂时放弃染指那里,也给波斯方面以打擦边球的勇气。

但英国方面的反应却是出乎意料地强硬。驻德黑兰的大使,很快要求纳赛尔丁下令撤军,并保证不再向阿富汗地区展开类似行动。后者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秀肌肉成果,反而对英国外交团体的厌恶与日俱增。他们指责使馆是一个阴谋基地,经常包庇反对君主的叛逆人士。当大使被谣传与皇后的妹妹有染,更让波斯方面下令抓人和封闭使馆。因此,英国人在当年的11月1日,正式向恺加王朝宣战。同时,少量的增援部队也已提前从印度斯坦赶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英国方面也有一定的顾虑。他们在外交局势恶化后,就派遣2300名陆军士兵和3400名东印度公司土兵赶往波斯湾声援,却没有期望用他们占领任何地区。毕竟,恺加王朝的军队有过几十年近代化改革,拥有不下3000人的欧式近卫军。皇帝任命的地方总督,也训练出各自的改良军团。加上各类拿到钱就能拼命的部族武装,足以瞬间凑出数万可战之兵。此外,英国人也对远征赫拉特没有兴趣,害怕自己的贸然行动会将阿富汗人赶到波斯那边。

因此,最终的战略方案,就是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内的部分岛屿。再从南部海岸进攻波斯腹地。因为不列颠当局也非常清楚,波斯内部之间的矛盾激化严重。只需要搞定少量的皇帝军队,就足以迫使大量部族选择中立。这些人既不愿意蒙受损失,更不想自己的残部在日后遭纳赛尔丁吞并。所以,从南部威胁设拉子等地的计划,完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况波斯主要外贸经济,都需要走海路对外出口。皇家海军的巨大优势,足以让这些产业瞬间停滞。他们已经为战争凑出了13艘风帆快艇,并由7艘蒸汽炮舰拖拽前进。船上搭载着由2个欧洲步枪连队、孟买炮兵分队、第3骑兵连队,以及至关重要的皇家工兵构成的增援部队。

1856年12月15日,早先出发的英印部队已成功穿过霍尔木兹海峡。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位于波斯湾北部的半岛港口--布什尔。皇家的海军的蒸汽船,从海上发起了火力压制。迂回登陆的印度孟买工兵部队,则在侧翼建立了炮兵阵地。由于波斯方面毫无防备,只有少量装备很差的军队驻守城里。在英印军队的强势火力面前,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大分部外围抵抗,撤入提前修筑的堡垒据守。但在12月10日的第二次大规模炮击中,波斯守军还是毫无悬念地崩溃撤逃。整个港口与城区也都宣告陷落。

胡沙布战役

在占领布什尔港后,英军工兵迅速修建的土木工事和防御营地。负责指挥的福斯特少校,不断派出骑兵到周围进行侦查。他们注意到在地区首府设拉子城,有至少4000人的波斯新军驻守。因此选择暂停行动,静候稍晚出发的第二批援军抵达。等到第二波援军在1857年1月20日抵达,才集中兵力向内陆进发。

然而,守军的举动还是让英国人摸不着头脑。2月5日,接过指挥权的奥特兰少将,率领2200名英军士兵、2000名印度土兵、400骑兵和18门大炮杀向设拉子。但当地守军已提前撤走,将一座空城留给了他们。

于是在6-7日之间,英军都在忙于追击对手。直到随身携带的口粮出现不足,少将才被迫率队撤回原先位置。但当途径有良好水源供给的胡沙布时,他们才发现有8000名波斯士兵正拦在面前。这些人在一处山丘上构筑了防御阵地,只等英国人能自觉走入武器射程。

由于提前察觉了威胁,4000多名英军立刻停下来展开战斗队形。指挥恺加军队的坎拉尔-米尔咱,便策动全部人马主动出击。于是,在精准度极差的炮兵支援下,人数占一倍优势的波斯步骑兵向对面展开了围攻。大量接受过欧式训练的波斯骑兵,甚至想直接冲垮英军的步兵阵列。

由于还处于行军纵队状态,英军实际上只能以部分向导力量进行抵御。但训练有素的他们,还是很快结成空心方阵,并以密集的排枪+刺刀抵御冲击。纵使波斯骑兵不断发起线列进攻,也无法在狭窄区域内形成突破。当第3孟买轻骑兵营赶到增援,常年自诩为骑兵强者的波斯人也就只能选择暂避。

英印骑兵的冲锋却没有任何停止迹象。他们追着波斯同行猛打,并瞬间冲到了敌军步兵阵线跟前。波斯步兵同样根据日常的操典训练,摆出防御骑兵的方阵。但英军不仅没有减速,反而径直冲向了刺刀枪阵。从未见过如此阵势的波斯步兵,被这样的雷霆一击所震撼。队形的正面被强行冲开缺口,造成整个方阵的急速瓦解。英军骑兵则顺势挥刀猛砍,身后的步兵也跟着发起刺刀冲锋,造成近百名对手死伤。

眼看击败英军无望,米尔咱明智地选择撤退,让自己精心策划的伏击沦为泡影。在这场短促的胡沙布战役中,恺加军队只战死不超过200人。对面的英军却因首先遭到伏击,阵亡多达220人。然而,士气的低迷却让波斯大军完全不敢再与他们正面对抗。

在稍后的继续撤退中,当地的恶劣天气也让英国人倍感难受。倾盆大雨冲刷着地面,很快就让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这让奥特兰少将的人马花了3天时间,才终于回到海边的布什尔港。由于人困马乏,他们在那里休整到3月才继续下一步进攻。

穆罕默德城之战

1857年3月,鉴于波斯方面不为南部的损失所动,奥特兰少将决定向以更加激进的方式进行威逼。但仅以不足5000人的部队,很难安全穿过干旱的伊朗高原中部。恺加王朝也将大量部队集中在伊斯法罕,准备抵御英国人的后续动作。

于是,英国人另辟蹊径,准备向西利用阿拉伯河北上。如果继续深入,就可以通过幼发拉底河靠近高原北部,给波斯人以更大触动。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经过奥斯曼帝国的边界,并在地理环境完全不同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作战。皇家海军的小型蒸汽炮舰,则是他们最重要的后援力量。随军的印度工兵,也会在复杂条件下异常有用。

3月19日,奥特兰少将带领1500名英国陆军和2400个印度土兵出击。他们在24日看到了穆罕默德城,也就是当代伊朗的西部小城霍拉姆沙赫尔。先前企图伏击他们的米尔咱,已经将主力军调往当地布防,并从边境的阿拉伯人当中招来了辅助力量。于是,不足4000人的英印部队,就需要面对总数达13000人的波斯-阿拉伯联军。后者还利用各类火炮,将沼泽与河流密布的城市周围变成了巨大要塞。

起初,印度工兵准备在阿拉伯河的小岛上构筑炮台,以便用远程火炮加以轰击。但他们很快发现,岛屿在涨潮时会被水浸没,根本不能作为合格的阵地使用。于是,就只能将臼炮放在临时制造的木筏上开火,并以岛屿本身作为掩护。不用说,这样的方式不仅造成火力密度欠佳,射击的准度也没有丝毫保障。

无奈之下,英国人就只能多等了2天,直到海军的炮舰从下游赶来。后者也不辱使命,在26日抵达后就火力全开,将波斯人的火力点挨个摧毁。蓄势待发的工兵部队,也以附近的棕榈树为材料,赶制了几座移动浮桥。在波斯炮兵被彻底打垮后,帮助步兵连成功穿过了城市外围水网。至此,城内的守军再度惊恐起来。在简单的休战谈判之后,米尔咱获准率军撤退,英印陆军也在27日正式接管了穆罕默德城。

此时,波斯人依然希望能挡住英军的前进路线。但后者还是迅速沿着河流追击,几乎不给他们以任何重新巩固营地的机会。守军数次企图修建新的土木炮台,就会走到英国海陆军或印度工兵的轰击,而且全程都鲜有还手之力。米尔咱原计划以东面的阿瓦士城作为基地,却已指挥不动那些斗志全无的士兵。结果在1857年的4月1日,他的部下又把这个小镇拱手让给了奥特兰少将。

巴黎和约

事已至此,双方的军事对峙似乎也只是刚刚开始。米尔咱返回伊斯法罕准备再战,英军却担心以自己的力量终究不能迫使一个大国服软。然而,早已开始的外交斡旋,已经让远在德黑兰的纳赛尔丁放弃了希望。

由于英印陆军的主动出击,波斯人的大量部队被牵制在本国西南,无法顾及其他地区。皇家海军则利用这个机会,逐步封锁或控制了东南的主要港口城市。仅仅3-4个月的贸易中断,就足以让恺加王朝的经济遭受重创。他们预感英国人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从其他区域调来更多军队。

因此,波斯与英国的外交人员,很早就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进行接触。只是因为战争的愈演愈烈,这些活动都没有收到实质性成果。稍后,法国替代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双方和谈的中间人。高傲的波斯皇帝也同意派人去签署巴黎和约,让自己的部队从赫拉特撤出。1857年3月4日,这份协议就在欧洲敲定。但等到米尔咱的部队继续丢盔卸甲,才获悉从大陆另一头传来的消息。因此到4月4日,剑拔弩张的两军才停止了敌对行动。

在这场持续5个月的局部战争中,英印部队的损失不足300,而波斯方面的阵亡数字也没有过千。但恺加王朝被迫吐出象征大国崛起的征服成果,同时保证不再对赫拉特与马斯喀特提出领土主张。先前数年的改革成果,也在这次检验中暴露无遗。惟一的收获,就是发现自己的区域陆权力量,根本无力撼动全球化的新兴海权。

不过,纳赛尔丁的地位并未受到严重影响。他继续施行抱紧俄国大腿的政策,只是在面对海上的英国人时客气了不少。在他余下的漫长统治期内,波斯的国力也没有获得显著提升。

至于轻松获胜的英国,则需要调兵前往印度和大清继续作战。这或许也是他们没空多搭理波斯的原因。等不列颠帝国的军队再次重返当地,已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事情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