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地区

更新时间:2023-05-25 12:26

永川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旧地区名。 1981年由江津地区改名,在今重庆市西北部。辖永川江津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县。行政公署驻永川县。1983年撤销,辖县划归重庆市。

地理环境

区位

处于成渝、长江上游和永泸经济带构成的A型经济骨架上。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江流经南境21公里。

耕地

产品有南方大口鲶、江团等,盛产各种农副产品。建成全国、重庆商品粮、瘦肉型猪、永川梨、大河龙眼、蚕级、茶叶、楠竹、柑桔等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有近30个产品获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地方特产有永川豆豉、松花皮蛋、来苏豆干、来苏香肠、永川梨和露华浓、百年好合系列低度白酒,其中,永川豆豉、松花皮蛋为全国特产。

气候

永川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9℃。

旅游资源

永川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昔有桂山秋月、竹溪夜雨、铁岭夏莲、八角攒青、石松百尺、圣水双青、龙洞朝霞等昌州八景,为游人游览留连之地。今北有风光旖旎的

茶山竹海,南有山清水秀的卫星湖、四季飘香的国家农业生态示范园--百里水果长廊和野趣十足的乐和乐都休闲度假主题公园;

历史沿革

北宋初,昌州撤静南县,其地并入大足、昌元、永川等县,永川县仍属昌州。1001年(宋真宗咸平四年),四川分益、利、梓、夔州路,永川县隶梓州路;1118年(宋徵宗重和元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县隶属之。

1283年(南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昌州废,永川、昌元、大足等县辖地并合州。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改隶重庆路合州。

元末,明玉珍起义,163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建都重庆(国号“夏”),复置大足县辖永川县地。1371年(明洪武四年)明玉珍子明升降明,1373年(洪武六年),复置永川县,属四川重庆路。

1662年(康熙元年),省璧山县入永川县。1728年(雍正六年)复置璧山县,永川仍专治。嘉庆时,永川县属。

辛亥革命时,永川县属(重庆)蜀军政府。

1912年(民国元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设重庆镇抚府,永川属之。6月,重庆镇抚府撤销,永川县直属四川都督府。

1913年(民国2年),废府设道,永川县属四川省川东道行政公署,

1914年(民国3年)6月,改为东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为东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属之。

1919年(民国18年)撤道,永川县直属四川省政府。

1935年(民国24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永川县。

1941年(民国30年)专员公署迁巴县,永川县仍属之。

解放初,永川县属巴县区行政专员公署。

1949年12月20日,专署迁璧山县,改名璧山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

1951年4月,专署迁江津县,更名江津区行政专员公署,永川县属之;

1961年9月,江津专署迁永川县;

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改为四川省江津地区行政公署

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4月,永川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并入重庆市,永川县改隶四川省重庆市人民政府。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25号)批复:撤销永川县,设立四川省永川市(县级),由重庆市代管。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永川市由重庆市(直辖市)直管。

2003年11月11日 永川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并13个镇乡,由原来的35个镇乡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9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

2006年10月22日,国务院(国函 2006 110号)批准:撤销永川市,设立重庆市永川区。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区的行政区域,永川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街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